海洋学子(461)| 无愧于心,无问西东——2017级本科生邓心兰

发布人:刘文慧

        编者按:邓心兰,共青团员,2017级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本科生,2019-2020学年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018-2019学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2017-2018学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中山大学文明宿舍等荣誉称号。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间,3年的大学生活已流逝而去。回首这些时光,充满着快乐和激情,也夹杂着遗憾与失落。但我很高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一步一个脚印,一直走到今天,相比起很多同学不凡的经历和获得的众多竞赛奖项,我的事迹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勤奋付出的点滴收获。

        我来自河南省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看似平静顺利的求学道路,实际上背后要付出许多汗水和努力。初高中的求学过程中,虽然没有培养出特长和兴趣,但是身边同学和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使我培养了学习上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好品质,这些对我的大学生活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刚进入大学时,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着好奇与期待,也有着迷茫和紧张。对于自己学习的专业还是一知半解,对于未来也不知从何规划,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开始了大学生涯。身边既有依旧坚持认真学习的同学,也有些许松懈放纵的同学,令我庆幸的是,自己并没有被步入大学的欣喜冲昏头脑而过度松懈和放纵,反而就着这股兴奋劲,我对遇到的每一件新鲜事物都是全心全意投入的。认真上课是最基本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积极思考,认真参与小组讨论,按时完成任务,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课余时间在教室或者图书馆自习。大一也算没有荒废时光,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绩点成绩并不算冒尖,与此同时,这也会令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发现问题所在。

        我个人的感悟是,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大一的学习经验也让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成了大二大三成绩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硬实力。好的学习成绩虽然不能充分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但是足以证明我对学习的重视和在学习上的投入付出。

 

1

邓心兰(右一)大一暑假期间参加海洋科学认识实习

 

        在大一的时候,学院就鼓励我们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训练中,提前感受科研的乐趣,对科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也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于是,我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便和同学一起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大二下学期又成功申请到了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都得到了良好结题。在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科研创新水平。

 

1

邓心兰(右)在科研训练开展实验

 

        其次,在学习和科研的课余时间中,我还加入了海洋科学学院学生会公关部和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并积极投身到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社团生活除了工作,还让我收获了无比宝贵的友谊,一次次活动的举办,一个个困难的解决,也让我们的友情在一步步升温。也正是这些友谊,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业提升和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方面,大三的时候,我加入了珠海校区街舞社,每周两次的训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让身心更加愉悦,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努力学习是值得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我自己的信心,鼓励我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我突破。

 

1

邓心兰(前排左四)在海洋油气地质学实验课程中前往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实习

 

        我还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担任过献血小站的志愿者,维持献血秩序;参与到中山大学“海精灵”协会举办的香洲区第十八小学“贝壳课堂”,面向小学生进行贝类知识科普,增进小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参加了海洋科学学院团委举办的“碧海红树”——红树林社区小课堂,向小朋友们科普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心怀感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是我们每一个当代大学生该履行的义务。

        回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我认为,最有效的莫过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心中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家国情怀,积极上进,不荒废光阴,不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1

邓心兰(第三排右一)参加“碧海红树”——红树林社区小课堂活动

 

        最后,“国家奖学金”这个荣誉,是对我过去努力付出的肯定。那么对于未来,保持从容,保持努力,与自己相比保持进步,无愧于心,无问西东,继续前行!

 

1

邓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