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子(462)|一直在成长的大学4年——2017级本科生李华东

发布人:刘文慧

        编者按:李华东,共青团员,2017级海洋科学专业物理海洋方向本科生。2017-2018学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中山大学励志奖学金一等奖;2018-2019学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2020学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奖学金;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2020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

 

        3年前,我怀揣着梦想与好奇走进中大,转眼间已来到大学的第四年,有时候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大学这几年的生活经历,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其间发生的故事也令人回味无穷。

        刚进入大学时,自己虽然还是懵懵懂懂,但却谨记高中校长常说的一句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便立下目标,不能虚度大学4年的光阴,而是要更加努力,全面提升自己。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但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让我陷入了困境,每堂课讲授内容如此之多,老师上课速度如此之快,没有提前预习的话某些课可能一节课下来都听不懂多少内容,只好课后再花大量时间去查找资料学习。而且大学的学习周期相比高中来说明显加长了,高中一节课的知识点布置的作业一天就能完成,但是大学无论是课程论文还是课堂展示,都需要查资料看文献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由于没有很快地适应大学这种学习方式,所以自己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不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有了大学第一年的经验之后,大二一开始,我对于学习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规划,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早早就去教学楼上课或自习,然后晚上头顶星空回到宿舍,回想着当天完成的事情,内心感到很充实。但是大二课程数目之多,课程内容难度之大也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虽然有些课程最后考的还不错,但在学习过程中心态崩溃也是常有的事情。有些知识点看了好几遍都看不懂,作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就会让我十分焦虑。所幸的是,我的家人和好朋友每次都听我倾诉并对我进行开导和鼓励,让我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而当我把自己的进步分享给他们时,我自己也会感到很幸福。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前提,而体育运动则是实现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出于对足球的热爱,大一时我便加入了学院足球队,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也和他们一起获得过珠海校区“足协杯”冠军。在跟随球队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我极大地提高了身体素质,这让我在大学的体测成绩中有三次达到了良好。每周跟球队的训练,也让我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放松,缓解平时学业的压力。训练让我将学习上累积的疲惫值清零,调整状态,然后更专注更有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虽然我再大三时退出了球队,但至今还保持着每周去运动场锻炼三四次的习惯,加入球队使我获益颇多。

 

1

 

        得益于学院给本科生提供的大量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大二下学期我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请到了中山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要负责规划项目、写申请书以及报销项目开支等事宜,繁琐的工作一开始让我感到很头大,但一步步做下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未接触过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最难的还是开展项目的过程,一开始大家连研究需要使用的相关软件都要师姐亲自指导才能安装成功,花了大量的时间才学会了软件操作,还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去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然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研究。还好我们小组成员都很配合,在老师和师姐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了下来,最后项目结题答辩时拿到了优秀,我们还将项目成果整理发表了一篇文章。

        我们还年轻,可以不断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不要惧怕失败。在大三时,几乎没有建模竞赛经验的我组队参加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竞赛的3天时间里,我们小组3个人几乎从零开始,一边分析题目一边查阅资料学习建模方法。还记得那几天正值中秋节,当大家都在欢度佳节时,我们则在艰苦奋战建模和论文,最终顺利提交了成果,并获得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成绩。这次参赛,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建模过程中得到的历练与成长,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去做自己一直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

        回想自己大学这几年的生活,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希望接下来自己能够一直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在未来能够为海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