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海纳百川——2019级硕士生曾乐田
曾乐田,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地质2019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期间连续两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助金,2020年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中山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拟于今年9月在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继续攻博深造。
登大船,去远方
毕业后与好友分享这几年的在校时光,免不了提起出海的经历。有过凌晨四点的海上作业,记得同伴们每一次倒班后脸上挂着深邃的黑眼圈、每一次烈阳之中汗如雨下的止荡、每一件湿透又干的衣服,出海的我们已经逐渐习惯戊二醛的味道,习惯了污泥满身,也习惯了台风中侧倾15°的摇晃。



沈括号上的工作日常

沈括号上的风景

“海上校园”的工作日常
虽然如此,记忆里在海上是不一样的珍贵风景,是一处又一处难忘的日出日落、一位又一位有意思的老师同学船员、一次又一次不尽相同的活动。只能真的出海后,我才对“登大船、育新人、做大事、去远方”这句话有了真实真切的感受。我们有幸出海,就有机会去完成可能遥不可及的科研梦想或个人理想,站在从未企及的高度,目睹从未见过的风景。海洋人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

“海上校园”的风景
一个故事,讲了多年
三年的硕士生活已画上句号,回想这几年,有过在跨年夜通宵做实验,也有过海上校园的出海经历,我仍觉得不可思议。从零开始的我,经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许多实验技能,甚至可以帮助解答师弟师妹的一些困惑。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希望我的故事在九月会续写篇章,展开画卷。


“海上校园”毕业照特别篇
山高水长,根深叶茂
细小的芽儿能长多高,取决于底下的根能有多深。本科的我,认为牢记知识点、认真考试是根;研究生的我,认为文献阅读、野外实践、实验完成、文章撰写是根。三年的科研经历,让我体会到不断提升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之时,找到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闪光点尤为重要。能攀多高往往取决于能有多耀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三点一线生活中提升高度的同时,要在其它位置增加宽度,延伸枝叶。稳固自己基础、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为成长不断汲取养分,根深、枝繁、叶茂。

实验日常
上下求索,海纳百川
在这三年的时光中,我认为沟通、交流与分享能使我更加全面得认识人与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多听多看,了解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多维感知他人的点,有时候不是为了赞同,而是相互理解,许多事情想通了就释然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不管在哪个阶段,可能学了一些眼前不一定用得上的东西,但可能会收获一些有趣的朋友能同频共振,感受到一些有意义的人生道理。人生如梦,岁月如歌,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

在学院研究生会的我们

为大规模核酸检测贡献力量

团队里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