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院迎新(141)| 走进海科院: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海洋仪器分析》
【编者按】海洋科学学院依托“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一是引进、翻译和出版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6 ed,Chemical Oceanography, 4 ed,Biological Oceanography, 2 ed和Introduction to Satellite Oceanography等国际原版教材;二是编著出版海洋仪器分析、海洋气象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植物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海洋油气地质学等理论课教材;三是编著出版海洋沉积动力学实验、海洋化学实验、海洋动物学实验、海洋科学专业实习、海洋科学综合实习等实验教材和实习指导书。最终将出版40多部教材,强调内容的衔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本书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4月第1版),邹世春、杨颖、郭晓娟编著,书号:ISBN 978-7-306-06300-7,825千字。

内容简介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也是包括海洋学科在内其他许多学科的基础,其在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是海洋大国,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海洋强国,强化海洋人才培养是根本。目前,我国很多科研院所设立了海洋科学专业,但一些涉及该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海”味不足,与海洋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编写《海洋仪器分析》教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本教材是在国内外现有《仪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海洋科学的学科特点,并结合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编写的一本适用于海洋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仪器分析教材。
涉及海洋仪器分析的方法众多且发展较快,因此,在编纂过程中需基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本教材主要介绍在海洋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基本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光学、电学、色谱和质谱等基本仪器分析方法,以及海水的温盐深、海洋波浪、海流和水下通讯等。本书在阐述每种仪器分析方法时,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仪器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在海洋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流动分析技术和仪器联用等技术。
本书第1~18章由邹世春和杨颖编写,第19~24章由郭晓娟编写。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错漏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