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第九届“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为促进海洋科学的学科交流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024年12月8日,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九届“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四号南方海洋实验室举行。来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近200名老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活动。本次会议以学术报告和展板展示的形式开展,经专家评审,共有26个口头报告和47份展板入选。

主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2024级物理海洋学硕士研究生杨光宇与2022级本科生迪拉热主持活动
开幕式
论坛伊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王东晓院长致开幕辞。他代表学院对参与本次论坛的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充分肯定了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是提升海洋学子学术科研能力和促进学科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鼓励各位参会同学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勇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推动“Marine Sharing”的发展。

王东晓院长致开幕辞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卢文芳副教授、于小龙副教授、刘威副教授、马啸助理教授、谭羽俊副教授、杨颖副教授、刘姗副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科研进展。




特邀报告



卢文芳副教授、于小龙副教授、刘威副教授、马啸助理教授、谭羽俊副教授、杨颖副教授、刘姗副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分会场
本次会议设置海洋动力与物质运输过程、海洋环境与生态动力过程、海洋生物资源与深海生物学以及海洋沉积过程与资源效应4个分会场。经过初审,入选论坛报告的30名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及4名本科生以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的形式对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各位报告人从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结果与讨论等多个方面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生动详尽地讲解,专家评委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选题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同学们均表示,评委老师的专业点评与指导让他们收获良多。
展板报告




分论坛

海洋动力与物质运输过程分论坛

海洋环境与生态动力过程分论坛

海洋生物资源与深海生物学分论坛

海洋沉积过程与资源效应分论坛
闭幕
各分论坛精彩纷呈,各专家评委在闭幕式上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与指导,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和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






副院长赵俊教授作闭幕致辞,他表示,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感到骄傲,鼓励同学们不忘来时路,踔厉前行,同时也对会务人员、各位老师和参赛选手表达了感谢以及对新一届“海纳百川”活动的期许。

赵俊副院长作闭幕式致辞
经过专家评审,陈伟圳、梁泳嘉、谢燕清、李官哲四名选手荣获口头报告一等奖,程阳艳、吴学万、何翠、唐诗四名选手荣获口头报告二等奖,郭绍敬、陈鹏程、单鑫鑫、徐菊英四名选手荣获口头报告三等奖,其余口头报告参赛选手获优秀奖。郭绍敬、程阳艳、彭锦洲、张旭、何翠、谢燕清、杨光宇、王长杰八名选手获得最佳展板奖,其余展板报告参赛选手获参与奖。

彭娟副教授和林根妹副教授为分论坛口头报告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刘维亮教授和杨颖副教授为分论坛口头报告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赵俊副院长和党委陈洁副书记为分论坛口头报告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艾彬副教授和邓俊杰副教授为最佳展板奖获得者颁奖
怀着满腔期待,盼望着下一届中山大学“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的召开。届时,愿再度相聚,共同开创学术新篇章,携手续写海洋探索之梦!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