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学子荣获2024年中山大学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 奖项
中山大学以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评选活动为抓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关于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创新教育体系。通过该活动,学校致力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能,培育创新思维,强化自主培养机制,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2024年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我院2022级博士生彭锦洲脱颖而出,荣获“逸仙学术之星”称号,全校共计20名研究生成功入选。
个人简介

彭锦洲,中共党员,2022级博士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保研进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团队。硕士导师为李登峰副教授,博士导师为孙晓明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深海矿产资源,以第一作者/学生二作身份发表论文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Geology, Ore Geology Reviews等高水平期刊,受理发明专利一项。
所获荣誉
获2024年中山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多年获得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获中山大学2023年度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第七届“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口头报告三等奖;第九届“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论坛最佳展板;202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资助。
科研成果
1.将U-Pb定年应用于海洋铁锰结壳的碳氟磷灰石,借此限定8000万年的大洋磷化事件时间表,揭示了气候转变期的洋流是磷化事件的重要驱动机制。
2.改进U-Pb定年在现代海洋稀土赋存载体——生物磷灰石鱼牙的应用,为限定深海稀土富集环境和控制因素提供年代学证据。
3.利用LA-ICP-TOFMS (飞行时间质谱)对多金属结核进行快速、高分辨率成像,扩展了深海早期成岩沉积物样品的地球化学成像技术。

第八届“亚太地区激光剥蚀与微区分析研讨会”作英文口头报告
彭锦洲同学表示,他始终将“学海泛舟,志在千里”作为激励自我前行的座右铭。他深刻认识到,“逸仙学术之星”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科研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发展的期许。他感激学院提供的全面支持和导师的精心指导,使他能够在深海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认为,这一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学院师生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精神的体现。
展望未来,彭锦洲同学立志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深耕科研,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为深海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我国海洋科学技术迈向国际前沿。在时代使命的召唤下,他将以攀登学术高峰为目标,不断创新,争做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科研工作者,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海洋科学学院篮球队四校赛合影(后排右五为彭锦洲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