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连州开展现场学习和集中研讨
实干笃行探创新,学史思进再启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在现场调研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海洋科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于2023年12月28日至29日前往广东省连州市开展为期两天的现场学习,并围绕学习内容、联系工作实际进行集中学习研讨,深入了解连州的红色历史,深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连州的蓬勃发展。
12月28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李春荣在连州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首先,党委委员、副院长苏明同志领学《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以“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为题作主题发言。苏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他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中积淀了先人们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给了我们启迪和警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二是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洋科学研究也在尝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如碳封存、海洋碳汇等。三是科学治理。我们不仅要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更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做文明思想的传播者,做节约能源资源的行动者,做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做自然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做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苏明还分享了他国内外有关生态环保的见闻,以及碳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中几大关系与实际问题和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党委委员、副院长苏明教授领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随后,党委书记李春荣围绕国务院在2021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领学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方案。他指出,《意见》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李春荣强调,《意见》对高校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加快构建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着,李春荣结合《中山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谈了他的学习体会:一是要坚持政治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需要通过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夯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基础。二是要聚焦重点工作,压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坚持优秀传统,注重新时代实践育人。海洋科学学院结合海洋科学专业特点,为学生设计了诸如科考船实习、红树林实地调研、寒假返乡劳动教育等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三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坚持价值引领,深化实践教育;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在服务社会中厚植教育情怀;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廉政教育,强化课堂管理,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纪律;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格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师德督导机制,建立多元监督体系,严格惩处违规行为,健全通报制度;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选树优秀教师标杆。

党委书记李春荣领学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方案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集中学习研讨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观了省内首个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电商中心和中山大学·连州工作站并听取了汇报,了解到学校整合多个学科专业资源力量,建设“跨院联合、通专联合、优势整合”贯通式、一体化模式,推出了“丰阳四色”、“丰阳优品”等品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随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前往丰阳古村,参观了村史馆,观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体会村庄的历史风貌变迁,感受到了古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人文气息。

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听取报告

参观“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电商中心


参观丰阳古村村史馆

参观中山大学·连州工作站

参观丰阳古村
12月29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了连州东陂省立文理学院旧址。作为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八迁校址,两次落脚连州,在此度过了最为辉煌的岁月,书写了先师知识救国史。在1940年,中山大学师生从粤北西京古道坪石的三星码头上岸,在此度过了近五年艰苦卓越的时光。在抗战时期,先师们依然坚持在抗战一线办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敬仰和学习。

参观省立文理学院旧址
最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来到了廉政教育基地廉泉公园。廉泉公园因北宋理学鼻祖、《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手书真迹“廉泉之源”摩崖石刻而得名,石刻上四个端庄古朴的大字,警示着后人要清正廉洁、怀德自重。作为连州市“廉泉清风”历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泉公园将当地特有的廉洁人文元素植入自然景观之中,展示了连州这片土地“思廉、倡廉、守廉”的文化渊源,使连州清廉之风得以持续传承和发扬。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廉泉公园的学习参观中,深刻认识到廉政建设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一步强化了廉政意识和自律观念,充分认识到到廉政建设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廉洁自律,进一步规范学院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院师生的教育和监督,推动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才能赢得师生信任,确保学院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通过实地考察和集中研讨,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对连州乡村振兴工作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调研结束后,李春荣书记特别强调,要落实好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需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挖掘资源;要坚持党建工作与帮扶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促进治理,以党建促进发展。这一系列工作不仅是学院开展“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有力抓手,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了积极力量。在海洋科学学院的工作实践中,“百千万工程”得到了全面推进。学院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通过项目实施和资源整合,学院为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学院党建工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