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琴论坛(5)| 孙和平:精密重力测量与未来发展思考
2022年4月19日上午,海洋科学学院举办海琴论坛第5期,邀请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孙和平院士,开展题为“精密重力测量与未来发展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王东晓教授主持,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锐院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海洋科学学院邹世春副院长、苏明副院长、孙晓明教授等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吸引到来自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海洋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多家单位人员参与,在“腾讯会议”平台共有254人次参会,在“寇享学术”直播平台有2474人次点击关注。

孙和平院士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重力测量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基本原理,测量仪器和国际组织机构,重点举例说明了重力测量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基于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的重力基准建设,重力测量在地球形状,珠峰高程南水北调工程,地球内部结构,资源勘探和地震监测研究中的重要性,还讲到高精度重力在地球固体潮汐,地球自转与极移,地球自由振荡,地球内核动力效应检测相关的内容,介绍了海洋的重力负荷效应,测高卫星技术在海平面与海洋重力场变化,海底地形等海洋科学方面的应用。
讲座最后,孙和平院士针对重力测量学科现状,分享了他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包括加速研发卫星、陆地和海空重力测量新技术在内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观测技术,布局海陆空天一体化的重力网络体系建设,加强海洋重力基准与海底地形研究,发展海平面变化和海洋动力的重力变化探测、建模和分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讲座结束后,孙和平院士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详细解答了大家的提问。

孙和平院士与高锐院士、王东晓教授、孙晓明教授等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孙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士,国际IAG地球动力学与固体潮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曾获比利时法语天主教LOUVAIN大学博士学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国家基金委重点和创新群体项目首席,《J Geodesy》、《J Geodesy and Geodynamics》、《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和《测绘学报》等期刊编委。研究方向涉及地球微小形变与动力学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