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院迎新(88)| 研究生在校生代表张弯弯:做个自信而坚韧的人
研究生在校生代表张弯弯在海洋科学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17级海洋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张弯弯,很荣幸能够作为研究生在校生代表在此发言。在此,我谨代表海洋科学学院全体在读研究生向各位师弟师妹表示真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祝贺你们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开启新的征程和篇章,也欢迎你们加入中山大学,加入海洋科学学院,为中山大学这所著名的百年学府注入新的希望、生机与活力。
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两年前的我,也像在座的你们一样,对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有些忐忑。经过两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我发现身上有了许多在中大获得的成长印迹。静下心回顾时也有不少体会,在此分享给大家。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我有三个步骤的建议给你们,也是我的自身体会:
第一,迅速进步,找到信心。当今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快速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跟上步伐是极其重要的。于我而言,刚入中大,看到身边的实验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做的科研领域快马急鞭。身在这样一个停滞就意味着退步的实验团队,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快速跟上,必须利用好三个关键点:时间、勤奋和用心。于是我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来练习之前未接触到的细胞培养、显微注射操作技术、蛋白实验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除了靠自身的努力之外,同时也要多向老师和同门师兄妹们请教。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团队的老师和成员,我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他们一次次无私的指导和帮助!
初来这群英荟萃的中大校园,大家不免会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自己的脑海里,我是不是足够优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起自己对自己的信心。我们需要在各个大小事件上追溯答案,在一次次的课堂展示汇报上,也在每次实验的摸索中。面临这些挑战,一定要记得准备得早一些多一些,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我相信大家能够从中得到答案。
第二,找准方向,不惧磨炼。在科研之路,我们难免会有实验不顺利的时候,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颗坚韧的心。在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不单单需要自己去研究、去琢磨,或是查阅资料寻求帮助,也需要有积极的心态。细胞移植实验是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于是我开始着手摸索。一次次的尝试却都未能成功,一度让我陷入自我怀疑。此时我的内心是难过煎熬的,但也有一股韧劲被激发,心里想着为什么一些科研前辈能做得到,而我却不行?我要再尝试!这样的韧性引导着我坚持查找实验中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将实验条件摸索至最优,最终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次跌倒时,导师有一句话也敲醒了我,“当你每次感觉很难继续的时候,就是你正在迎风而上,正在蜕变进步的时候!”这句话我也想分享给你们,希望能够在日后的每一次蜕变和磨练时鼓励到大家,与大家共勉!
第三,深入挖掘,追求卓越。科研是一项费时费心的大工程。实验技术掌握之后,我们要将实验技术应用于解决科研难题,挖掘数据,最终得出科研成果。在一大堆数据面前,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找准方向来挖掘,很容易陷入迷茫。去年我就深陷在这样的迷茫中。我在得到了初步的抗病毒表型后,后续分析其抗病毒机制,我无从下手。面对着病毒复杂的感染机制以及细胞中众多的免疫通路,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关键点。此时导师告诉我要着眼于一个点,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实验结果和查阅相关文献,我最终落脚在病毒入侵的过程,寻找其抗病毒机制并挖掘到起关键作用的因子。这部分的内容还在充实,接下来会发表。所以,在科研之路有些不知所措时,不妨尝试聚焦在某个关键点,定下小目标去完成。当一个个小目标完成时,离你的大目标也就不远了。
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有很多高峰需要我们去攀登,有许多重任需要我们去承担,也有各种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而去面对,去学习,去摸索,去解决并不是最难做到的,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当我们摆正心态,有信心,有毅力去完成时,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张弯弯
201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