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学术讲座预告第390期:亚热带海湾浮游微生物的昼夜节律变化

亚热带海湾浮游微生物的昼夜节律变化

发布人:林奇琦
主题
亚热带海湾浮游微生物的昼夜节律变化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海琴3号A201
主讲人
张传伦 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主持人
谢伟 教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报告内容简介:

        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元素转化和能量传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的变化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对其演替过程的研究通常与时间有关。然而,每月或每年进行的研究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分辨率来揭示每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微生物生理状态。我们对亚热带大亚湾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动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时间序列调查,采样间隔两小时。我们发现,46.8%的 16S rRNA 序列读数在 rRNA 水平上表现出昼夜节律,其中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异养细菌和浮游动物的序列。根据总 rRNA 的相对丰度进行评估时,芽胞藻属比浮游植物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尽管后者在 rDNA 水平上更为丰富。浮游动物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桡足类的 rDNA 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昼夜节律性,而纤毛虫类的 rRNA 相对丰度则更活跃。光照强度和潮汐被认为是异养细菌和浮游植物节律性演替和活动的驱动因素,但微囊藻除外,它们主要受温度、营养物质和盐度波动的影响。这种高分辨率的随时间变化的观测结果表明,尽管沿海环境多变,但微生物的节律变化是独特的,而且在系统发育上是保守的,这可能有助于建立生态系统模型,预测快速变化的沿海和河口环境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