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学术讲座预告第281期:持久性卤代污染物(PHCs)的区域暴露与生态风险

持久性卤代污染物(PHCs)的区域暴露与生态风险

发布人:林奇琦
主题
持久性卤代污染物(PHCs)的区域暴露与生态风险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海琴3号A201会议室
主讲人
麦碧娴 研究员(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持人
谭羽俊 副教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报告内容简介:

        持久性卤代污染物(PHCs)是一类具有难降解、生物富集性、生物毒性的含卤元素有机物。由于农业卤代农药的大量使用、以洋垃圾拆解为代表的国外污染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导致我国PHCs的污染日趋严重。本研究发现农业源PHCs如DDTs等化合物的污染在华南不同地区普遍存在,有长期残留趋势。工业添加剂类PHCs在电子垃圾拆解区和城市群中污染更为严重。PHCs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传输过程差异很大。PHCs的食物链传递受到PHCs来源、PHCs暴露途径、生物食性与营养级、PHCs代谢清除速率等多个因素影响。除食物摄入外,皮肤摄入和变态发育过程也会影响两栖类和昆虫的PHCs生物富集。鱼类、鸟类、人的PHCs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均存在差异,导致PHCs的生物富集模式不同。本研究说明了不同生物的PHCs暴露值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生态和化学因素,针对本土生物特点制定环境污染物的区域暴露评估方法,计算合理的环境基准值,准确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