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文化节| 走近“海洋精灵”,关爱海洋生态环境

发布人:胡杰伟

        四月,是万物迸发出生命活力的季节。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大自然中其他生命也不例外。4月12日下午,在学院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大海精灵协会开展了中华白海豚监测。

        在保护区管理局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登上监测船。在船上,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并且分配了监测任务。中华白海豚栖息在水温较高、水深不超过50米的浅海海区。在中国,中华白海豚主要生活在珠江口、福建沿海以及台湾海域和华南海域。中华白海豚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所以会不时潜出水面,此时在不远处可以监测到。因为白海豚通常是以家庭为活动群体,所以监测到白海豚主要是两三头一起活动。研究表明,海豚拥有很高的智力,它们会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或肢体接触来传达彼此之间的信息和意图。

image-20230515191117-1

保护区管理局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监测白海豚方法

 

image-20230515191236-2

 

image-20230515191248-3

 

image-20230515191259-4

跃出水面的白海豚

 

        保护区管理局的老师向的同学们介绍道:“我们主要是通过确定的路线在海上航行,并用相机对浮出水面的白海豚进行拍照记录,以此来统计整个区域内的白海豚数目。”同学们的任务是分组在船的两侧监测白海豚,见到白海豚立即拍照,并记录它们出现的方位,估计它们离船距离。这天天气很好,监测任务“执行”了近2个小时,可谓是收获满满。活动结束后保护区管理局的老师说:“今天是近几年来监测白海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同学们真是很幸运!”这表明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减弱,海洋中多数生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种群数量开始逐渐恢复。

image-20230515191536-5

 

监测白海豚交流讨论的同学

 

        中华白海豚是中国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中华白海豚也被认为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指示物种。它们所处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因此,保护中华白海豚不仅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需要,也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image-20230515191725-7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