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23年新春贺词

发布人:胡杰伟

        欢送戊寅丰稔岁;喜迎乙卯幸福春。

 

        值此2023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谨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教师、广大校友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海洋科学学院建设发展的校内外兄弟院系、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祝福!

        2022年,海洋科学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人才、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抗击疫情,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与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2022年,学院党委发展1名专任教师入党,另有2名专任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本科生入党申请率已提高到60.1%。物理海洋专任教师党支部赵俊、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廖喜扬获得广东省党建课题立项。物理海洋专任教师党支部荣获学校微党课大赛教师组二等奖,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荣获学生组三等奖。

        2022年,学院引进百人计划人才1名,专职研究人员12名,3名专职研究人员成功转聘副教授,师资规模持续扩大。高层次人才引育获突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讲席教授资格1人,成功培育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1人、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3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已达14人。

        2022年,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入榜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海洋科学类A+专业,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排名全国第2,评级为A+;“海洋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4;4位学者入选全球学者库(www.globalauthorid.com)“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

        2022年,学院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珠海市农控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学院新增各级科研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19项,其中面上项目获资助率达37.9%,立项数量及立项率均达到学院建院以来的最高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共发表SCI论文244篇,申请专利19件,授权专利55件。关于全球变暖大洋加速机制的研究,首次发现了全球变暖导致的海表增温会使得全球超过四分之三海域的上层海洋环流出现一致加速的趋势,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2022年,学院培育省级一流课程1门(海洋气象学),校级一流课程3门(《海洋微生物学实验》《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气象学》),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获得2022年度拔尖计划2.0研究课题以及省级教改项目各1项。

        2022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连续五年超过75%,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在读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且成绩优秀:

        博士生黄俊柔、硕士生张家桐、本科生黎梦真等组成的“智渔时代——‘兴’有鱼力,使命必达”学生创业团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创造了我校在该赛事红旅赛道上的首个金奖,实现了历史突破;

        硕士生廖丹瑜、梁泽铭,本科生陈奂君、陈路晟、刘文卓的“仿须鲨型水下机器人”参加首届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荣获创新概念赛道决赛二等奖;

        本科生李悦明、林叶、王思茗、王欣然等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F奖(特等奖提名)、M奖(一等奖);

        本科生吴文森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省)获一等奖;

        本科生王子琪在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省赛)获二等奖;

        博士生李敏纯在自然资源部2022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起航

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壬寅年里我们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癸卯年中我们赓续扬帆,再创辉煌

海洋科学学院将继续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引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踔厉奋发、锐意进取

以更优异的成绩献礼中山大学百年华诞!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王东晓 李春荣

2023年1月21日(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