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做好自己——2019级硕士生陈崇敏

发布人:陈哲正

陈崇敏,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地质2019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为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助金。曾获2020-2021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中山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离别的钟声敲响,转眼就要离开这个我待了7年的中山大学。在海科院的学习生活让我受益良多。在此我想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悟。

 

一、文献阅读不可少

与本科的学习不同,研究生的学习很大程度需要自我的思考和摸索,那么前人的经验研究就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当下的科研热点。刚踏入硕士学习阶段时,我就常常因为阅读的文献不够多,而容易陷入实验计划制定不完善,分析不全面的局面。因此,希望各位同学在迈入研究生阶段后珍惜宝贵时间,积极阅读文献并做好整理与记录。同时,定时与导师和同学分享文献阅读情况会有新的收获。

 

二、及时交流很重要

在学习科研时,我们常常是一个人前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孤立无援的。

首先,抓住机会与他人交流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积极定期与导师交流,或向老师同学主动询问。一开始的我常常是深陷文献书海中,迷茫苦思,花费了大量时间却走了弯路。渐渐我打开心扉,学会交流,我发现其实很多事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会更有效率更有质量。例如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的处理等有导师的建议和师兄师姐的经验会加速过程,并且降低对样品的浪费。不仅如此,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出海科考,更是让人走出枯燥的“书面学术”,耳目一新,说不定在交流中就会碰撞出新的灵感!特别地,在海科院,我们有大量出海科考的机会。我觉得出海科考着实是一个非常特别且值得珍藏一世的经历。虽然我出海次数不多,但是海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在途中遇到的人和风景,都是任何相机和文字等都无法记录和描述的。感谢海科院和导师给予我的机会,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保持初心才能远航

“要甘于坐冷板凳”,这大概就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拥有的重要品质吧。科研中少不了重复的实验,枯燥的文献阅读,否定和质疑的声音等,这些可能都会不断地冲击我们对科研的热爱和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但是,沿途我们有与我们风雨同路的老师同学,有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学院,也要坚信努力总会有开花的一天!所以,在科研中,我们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同时积极和老师同学交流,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团队氛围,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艰难困苦中为我们的初心包裹一层“缓冲垫”,让我们续航冲更远!

 

最后,在此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和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良师益友使我不断进步。

科研不易,但我相信把握当下,做好自己,才能走得更好更远。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愿海科学子都能不负青春韶华,成就自我,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