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到紫金县苏区镇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学校《关于开展“多彩乡村 学史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1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等要求,我院组织师生于7月21日到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实物参观学习、听鲜活历史讲解、缅怀革命烈士等形式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革命老区学党史、悟思想,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扬青春风采,强化使命担当。学习实践队伍由学院本、硕、博学生和物理海洋第一党支部党员组成。
紫金县苏区镇是广东省内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乡镇,是广东最早点燃革命薪火的地方之一,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紫金县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院师生首先参观了苏区革命纪念馆,详细学习了解了苏区镇革命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一、马克思主义在紫金县的传播:刘尔崧同志等创办学校和进步报刊,为建立地方党组织奠定思想基础;二、紫金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炮子乡农会及紫金县农会的成立和减租减息等运动的开展,捍卫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得农会力量发展壮大;三、紫金县“四·二六”武装暴动:此次暴动是全国范围内最早的成功推翻国民党县级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其胜利极大促进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探索,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始局部执政的有效实践;四、炮子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扩大:该阶段包括县人民政府机关转移到炮子乡、中共紫金县委的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及红二师的建设等。


我院师生在纪念馆和红屋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
随后师生们来到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亦称红屋),此处曾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和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当时人们把整个外墙漆成了鲜艳的红色,象征着一个红色政权的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设立了土地委员会,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由农民代表会议支配,改变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打开了紫金土地革命运动的新局面,让彼时受到封建制度压迫的农民群众挣脱了枷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
在红屋前鲜艳的党旗下,学院党委副书记廖喜扬的带领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充满红色记忆的革命旧址前,铿锵有力的誓词声中,党员深切感悟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辉足迹与英勇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师生们继续来到“血田”遗址,这是一坵有着不同寻常意义的田地。1928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剿”中共,在紫金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炮子乡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国民党反动派在这块稻田上两次共枪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50多人,鲜血染红了稻田,溢出田埂。师生们在“血田”遗址前肃穆礼视,铭记这一历史惨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为了保卫苏区,共产党人带领紫金农军、工农革命军,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反武装斗争,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整齐列队向革命烈士三鞠躬,并敬献花篮以寄托深切的缅怀与崇敬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学习苏区镇革命先烈英勇作战的壮丽诗篇后,师生对总书记的话感悟更加深刻,正是因为有了这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师生列队向革命烈士鞠躬

师生在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师生们随后前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1927年10月,撤退到海陆惠紫的“八一”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同月,红二师进驻紫金,师部和党代表办公地设在炮子福星楼。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在这里指挥武装斗争,给于反动派武装以沉重的打击。1928年3月,因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围剿”,红二师与赤卫队一起保卫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人民群众撤出炮子,安全转移。后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第二师师部旧址,同学们更加感受到了早期共产党武装斗争的艰难险阻,革命先烈们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怕牺牲,用奋斗和流血牺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即红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血田”遗址、革命烈士纪念碑
通过此次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我院师生深化了了对中国革命道路开创的认识。紫金县苏区镇作为共产党革命史上最早的一批苏区,紫金农民运动和紫金苏维埃政府,是河源革命斗争史上的光辉亮点。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阮啸仙、刘尔崧、彭湃、刘琴西、黄居仁、徐向前、曾生等革命先辈们,以及红二师,红四师、红11军、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用英勇奋斗和流血牺牲所书写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师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一段红色记忆与红色故事,认真学习革命前辈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中国青年发出时代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院师生深刻认识到,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来接续完成,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这也是新时代青年最美好的奋进之路。

师生合影
【师生感想】
在这次短暂的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瞻仰了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血田”遗址、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等地,深刻感受到党从建立、奋斗、发展、到壮大的道路非常艰辛、崇高和伟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我们应该从百年党史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弘扬革命精神,在平凡中见伟大,充分学习英雄模范的事迹,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更好地把红色基因传下去。
——赵俊教授物理海洋第一党支部书记
紫金”血田“是一坵有着不同寻常意义的稻田,“血田惨案”是紫金革命斗争的缩影之一。缅怀先烈爱国魂,幸福不忘英雄史。这一方小小的田凝聚了先驱们不屈不挠、抗战到底,敢于牺牲、追求新生的革命精神。我深深感到当前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让这一方血田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滋养我们的心灵,坚定我们的红心。田地已见千株穗,后辈难忘先烈恩。
——吴梓恒,2019级本科生
到苏区镇参观了以前革命烈士住过的地方,看到大厅墙上正中央贴着马克思和列宁的肖像,深刻感受到一股力量触动了灵魂和精神深处!不论多苦多累,多危险,多折磨,信仰是你唯一的精神粮食,是唯一支撑你坚持下去的动力!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相信历史的见证,相信时代的选择,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相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能迎来光明、创造美好生活!
——陈宪,2017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