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晓院长受邀参加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成立35周年学术年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分会2020学术年会并作特邀报告

发布人:林奇琦

        2020年12月24-2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成立35周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国际一流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过去的35年里服务于国家在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在国际研究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南方海洋科学实验室(珠海)深海远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东晓教授受邀参会并作题为“南海海洋表层热盐变化的气候效应”的特邀报告。王院长首先祝贺LASG实验室成立35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创新学术成果,并介绍了南方海洋科学实验室(珠海)和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汇报了南海表层热盐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他指出IPO位相由正转为负导致的南海上空反气旋式大气环流异常是1997年之后南海上层热含量海盆尺度增加的主因;南海-西太的温度梯度增强从南海到华南地区的非线性水汽输运,导致2015年冬季华南的超强极端降水。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积极回应和热烈讨论。

        2020年12月25日,王院长以线上的形式受邀参加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与气候分会和水文与气象分会2020学术年会。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共计1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王院长在会上作题为“Recent Progress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al Oceanography”的特邀报告。报告围绕南海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效应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探讨了南海环流及热盐年际变化的动力过程。就南海夏季和冬季环流的年际变化、南海次表层极端暖事件、南海北部次表层盐度长期趋势和南海未来观测重心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报告讨论气氛热烈活跃,研究进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据悉,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和主管,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于1950年正式创建,是我国海洋科技界以探索海洋湖沼科学前沿与未来、促进知识创新与应用为主要目标的重要学术组织。

 

1

LASG实验室35周年年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分会2020年会现场及王东晓院长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