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698)| 援鄂抗疫医生张亚东专题报告:“非主流”医生的逆行与“逆袭”
9月29日晚七点,我院在珠海校区F317开展优秀典型师德案例宣讲,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亚东作专题报告,主题为“‘非主流’医生的逆行与‘逆袭’”。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春荣主持,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

张亚东医生讲课
张亚东医生在新冠疫情期间曾作为中山大学援鄂医疗队员驰援武汉。 抗疫一线,战况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时间紧、任务重,所有的医疗队员怀着必胜之心,拼搏奋战。2月7日出征起至2月14日一周时间,医疗队员们开展一系列救援行动:改造隔离病区,满负荷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严格的科学管控。张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在不到6个小时的时间内,医院接收了18个病人,其中有2个病人就在医院门口离世。张医生与另一名医生对其中一名患者进行了45分钟的心肺按压,最终只能遗憾放弃;在物资紧张以及时间宝贵的情况下,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只能尽量不喝水;在陌生的医院环境中,许多医护人员也避免不了害怕的心情,甚至有医生因为错误判断安全区而被隔离......张医生讲述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抗疫前线医护人员面临的危险和困难。
张医生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前线抗疫的几点心得:一是服从工作安排,一线工兵下前线,既能完成本职工作,也要能接受后勤工作,不能侥幸偷懒;二是不断学习,要想攻坚克难写新篇,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环境;三是能当士兵、也能当将军,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最终的成功也是“功成有我”的。此外,张医生还着重强调在抗疫前线战斗时容易被忽视的情绪问题。他讲道:“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医疗队中有心灵小栈、心理疏导、心理护理、音乐讲座等方式去帮助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调整情绪,迎接挑战。
在师生交流环节,张医生谈到,医生也会害怕,在接到上前线的任务时,不可避免也会有纠结有犹豫。但如果武汉的问题不解决,国家不安稳,人民就没法安心生活。所以哪怕个人有小的牺牲,也一定要让国家获得安宁。
讲课最后,张医生寄语同学们,要以罗俊校长的三个要求规范自身:一是选择最难的问题,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二是做事要精益求精,做到现有水平的极限;三是要有严格的纪律。希望同学们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