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子(457)| 不坠青云之志,历尽千帆入海——2016级本科生林骊镕

发布人:刘文慧

        【编者按】林骊镕,2016级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生物方向本科生,中山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毕业后将前往香港科技大学(QS2020世界大学排名第32)攻读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并获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计划资助。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本科四年时光,1460个日日夜夜已走到终点。回首过去,只觉感慨万千难以言说,谨以此篇文章略数我四年的点滴收获,希望能给师弟师妹些许启示。

        毕业后的一天,我饶有兴趣地问几位好友:大学四年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大家的回答竟几乎相同,总结起来大概是“没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没在大一时开始规划大学生活”。大一是迷茫的,从高中到大学校园,没有了被安排得严丝合缝的日程表,生活里的选择一下多了起来。要做什么呢?如果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大一就会在多种选择和任务中不知不觉地消失。如果能回到大一,我希望告诉自己:别急着放开了撒欢,先多多观察和考量自己,静心想想自己可能成长的目标和方向。假如足够幸运找到了,着手开始规划也许会给大学生活减少一点遗憾。

 

1

林骊镕(前排右一)作为海洋科学学院排球队成员参加“康乐杯”排球赛

 

        大二是多彩自由的,所以充满诱惑。多姿多彩的活动让我每种都想参与,但时间真的不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支线活动多了势必会挤占主线任务的时间。而繁多的活动也常让自己忘记四象限法则中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如果能回到大二,我希望告诉自己:大二路上的“诱惑”可以感受、可以体验,但对目标拥有“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可以让大学生活少些遗憾。

 

1

林骊镕(前排左一)作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生会干事参加晚会工作

 

        大三时常是焦虑的,焦虑来源于失败的可能和面对未知的恐惧。做出申请境外博士项目的决定之后,专业课成绩、语言考试、选校、联系导师、研究计划写作、面试准备等任务一项接一项地悬在头顶,让我被升学的压力推着跑,反复经历亢奋-焦虑-低落的情绪周期,偶尔也会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选择。如果能回到大三,我希望告诉自己:做出决定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努力走好,不需要左顾右盼和胆战心惊。焦虑起不到任何作用。

        四年生活似乎留下了很多遗憾,许多事情没有完成,像是失去了一段“最珍贵的成长时光”,令人落寞。但仔细想想,大学的四年和未来每一个四年的生活本质又有什么不同呢?沉心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想成为的模样,时刻自省并调整,以不坠青云之志,踏实平和地走在路上——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晚。历尽千帆之后,我们总会看见那片海。

 

1

林骊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