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660)| 海洋科学学院召开学院大会传达学习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6月13-14日,中山大学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会后,海洋科学学院迅速进行了学习传达,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教授座谈会、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学院大会等形式,及时宣传、全面覆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学院“十三五”期间的成绩与不足,深入研讨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全力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学院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6月19日上午,海洋科学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陈省平书记主持,学院120余名教职工参加。
会上,陈省平书记传达了罗俊校长《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共商内涵发展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的会议主题报告精神。罗校长的报告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学校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探讨了实现规划的主要遵循,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早日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陈省平书记还传达了陈春声书记在春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精神,以及林东伟副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报告精神。

王东晓院长部署学院编制“十四五”规划工作
随后,王东晓院长围绕学院编制“十四五”规划相关工作做了部署。他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回顾了学院“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概况,并指出,过去五年学院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他强调,未来海洋学科的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中山大学大海洋学科群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建设为契机,深度参与南方实验室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他表示,学院将切实坚持“两个导向”、把握“三个明确”、坚守“四个原则”,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同绘制并实现学院“十四五”规划,推动学院和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结束以来,学院各党支部也陆续通过“三会一课”认真学习传达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并积极交流了学习感想。
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化学第一党支部书记 邹世春教授:
大学承担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职责并肩负推动科技发展和进步使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国家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的重要途径,各类研究计划或项目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来承担。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模式要体现在人才、战略的创新管理上,促使科研管理人员传统、单纯的行政工作转变成灵活、高效、积极的科研工作者的强辅助和左右手,为科研工作者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做出贡献。
罗俊校长在2020春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争取国家及地方科研经费不能“等”“靠”“要”,这为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身处一线的学院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首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品行素质,必须有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献身精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其次,应树立超前意识,结合学院科研水平和条件,加强项目组织能力建设。针对项目任务和来源,提前布局;同时,加强“公关”力度,积极组织学院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出击”,强化与各级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拓宽项目经费渠道和来源。
海洋化学第二党支部书记 刘岚教授:
通过学习中山大学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倍感鼓舞,在疫情持续科研工作还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会议精神让我们重新振奋,“十四五”是我们海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个兄弟单位已经都加强了海洋学科建设,我们更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做到“三个首先想到”,首先想到我应该做什么,首先想到我有什么不足和问题,首先想到哪些中间环节如果不做会不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切实厘清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抓好海洋化学研究,为海洋学科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做贡献。
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地质第一党支部书记 苏明副教授:
在迎来“十三五”硕果成绩、“十四五”启程开端之际,学校春季工作会议指明了未来五年学校发展以及努力前进的方向。“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继续把立德树人深化到人才培养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能力;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优良学风,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思政元素与教学相融合,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激发学生“至诚报国、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实现“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教学育人目的,大力推进并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学生热爱海洋科学研究,结合“海洋强国”战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培养德才兼备、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海洋专业领域的高质量科技人才。
物理海洋第一党支部书记 赵俊教授:
中山大学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以“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共商内涵发展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为主题,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并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中山大学的迅速发展,让我为之骄傲;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让我深切感受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学校对教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安心从事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通过对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想:(1)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以“立德树人”作为主要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应当聚焦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相关的掐脖子技术和科学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并落实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为建设一流大学。
物理海洋第二党支部书记 邱春华副教授:
通过学习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我收获颇丰,深切认识到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目前物理海洋第二党支部党员过去五年来在政治思想学习、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获得了一系列奖项,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但是目前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瓶颈,比如,缺乏具有国际强竞争力的学术成果,学科交叉交流方面较为局限,教工党员在成果总结方面积极性不足等。学校的春季工作会议及时为我们指引了“十四五”前进主方向,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以突破这些瓶颈,响应学院三全育人、海洋强国战略宗旨,以实现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发展规划,为学校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生物第一党支部书记 贾坤同副教授:
在2020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取得的成果,并为学校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指明了方向,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本次春季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更好承担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职责使命。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培养有效充分融合,开启“党建+科研育人”工作新模式。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师生的“动态”“状态”和“心态”,以身作则落实落细学校安排的疫情防控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生物第二党支部书记 王江海教授:
认真学习了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我感触颇深,深受鼓舞:(1) 此次春季工作会议从战略高度总结了学校在“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明晰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2)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成功解决了制约学校发展的办学和科研经费、教师队伍和办学空间等关键问题。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发生了从追求优秀到追求卓越、从追求前列到追求引领的转变。(3) 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明确主责、明确主题和明确主线为抓手,推进学院和学科发展的新理念。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认为,一是要清晰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二是要坚持传播正确思想与传播专业知识并重,三是要坚持塑造灵魂与增长才干并举,四是要做好科研反哺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等工作,为建设一流的中山大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科生党支部书记 林奇琦:
罗俊校长指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院系规划的目标、任务、路径设计,都要以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指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这十二字都十分熟悉,但不少人对于“领袖气质”这一点时常有所误解,认为在学生时代担任主要干部、在工作岗位担任领导职位,就是“领袖气质”。罗校长在会上为我们再次强调,“领袖气质”是指我们中大人应具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在国家危难时、在社会需要时,能够挺身而出。从党支部书记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领袖气质”可以理解为党员应该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就像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成员,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努力争取升学深造,能够作为同学的榜样。他们也积极担任班级、学生组织的干部及学生助理,把为同学服务作为担任学生干部的宗旨,主动承担累活重活,在同学有困难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我觉得,这就是做到了“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