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552)| 海洋科学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2次集中学习研讨
10月11日下午,我院党委开展2019年第7次中心组理论学习,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2次集中学习研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参加了学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陈省平同志主持。
会议首先组织集中观看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听王宏甲谈国之重器》专题报告。讲座上,王宏甲结合自身采访经历,介绍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带领团队探索科学前沿,为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讲述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自力更生、攻坚克难为肝癌研究鞠躬尽瘁的故事。随后,他通过第一手的素材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时代楷模”南仁东倾注一生心血研发与建设中国天眼的历程。作为中国天眼团队的带头人,南仁东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韧不拔、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建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展现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观看学习专题报告
随后与会人员结合近期学习体会展开了研讨。
王东晓同志表示,南仁东同志是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非常值得钦佩。对于我们海洋科学研究者、工作者、教育者来说,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最重要就是要立足本职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认为,我们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助推学校和学院事业不算取得新的成就和发展,以自己的所学专长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最好的爱国行动。
苏明同志指出,王宏甲老师以南仁东艰苦奋斗为主线,不仅写了南仁东,还将科技、社会、文化、人文等诸多因素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与中国近代,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展示了中国精神的宏大主题。天眼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非常值得地质工作者学习。地质专业以野外工作为主,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常常要上山下海,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因为热爱、因为责任,科研人员始终坚持砥砺奋斗,这也是地质人的爱国热情。

集中学习研讨
邹世春同志认为,王宏甲老师以中国天眼和南仁东的成就为切入点,结合人物事迹和重大事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这些故事都有着鲜明的人民立场,充满着文化自信,洋溢着中国精神,奔腾着中国力量。
陈省平同志最后强调,王宏甲老师的讲座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学习安排,向先进典型学习是主题教育中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正如前面几位院领导所说,作为高校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向以南仁东为代表的时代楷模学习,树立以我为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体到学院和学校而言,就是要结合专业特长,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立大志、做大事,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