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海洋地质专业海上实习实践课程建设案例入选中国研究生教育“最佳实践”案例

发布人:梁咏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于2023年10月起,面向各会员单位开展研究生教育“最佳实践”案例征集工作。近日,联席会发布“最佳实践”案例(第三期),我校推荐的4篇研究生教育案例入选。

        研究生教育“最佳实践”案例征集主题涉及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等多领域。征集通知发布以来,我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踊跃供稿,认真总结本单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色和经验成果,共收到投稿十余篇。经研究,2024年4月,研究生院向联席会秘书处择优推荐4篇案例,获得全部入选的佳绩。

 

我校入选案例

image-20240715211233-1

 

        我校此次入选案例涵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交流、课程建设、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

 

        其中,案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调研评估实践——校政—校地协同合作》展示了我校公共卫生学院依托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评估项目持续推进校政—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利用每年暑假时间赴广东省阳西县医共体,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和现场调查,并承担评估中的医疗大数据分析工作,全面评价县域医共体的改革成效和问题,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推进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该项目充分锻炼了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的各类核心实践技能,加深其对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策略的认识,同时强化了我校坚持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在实践中开展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案例《面向全球,思维碰撞——2023 年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化学国际暑期学校》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成果。本次活动是由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和研究生。它不仅代表着学术的前沿探索,而且象征着国际教育的深度合作。活动以“孔材料”为主题,旨在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活动遴选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25名境内外学生,并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在内的25位国际著名学者授课指导。通过学者讲座、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并探讨化学前沿问题的平台。此外,暑期学校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使学员们不仅在学术上收获满满,也在文化上有所体验。

        案例《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中山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海上实习实践课程建设》展示了我校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方向在海洋科考一线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通过构建“海洋观测、数据/样品采集与处理、过程和机制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重视素质训练,培训一线技能,提升创新思维,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至诚爱国、献身海洋”的理想和追求。

        案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聚焦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职面未来”中山大学研究生就业服务项目》展示了中山大学研究生会在学校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针对招聘信息收集、求职技能提升、就业实习实践三大需求最高的板块,扎实有序实施就业经验分享、行业认知讲座、优秀简历大赛、求职模拟大赛、企业参访等专项活动,打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求职全流程服务”等多维服务组合拳,促进我校研究生实现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和高质量就业的有益实践。